烧制上等龙泉青瓷 “气氛”必不可少

2025-09-18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手机] | 热度[ 0]


在浙江龙泉的山坳里,一座龙窑静卧于青山绿水之间。窑火熊熊燃烧,窑工们汗流浃背,却个个神情专注。这不是普通的烧窑场景,而是一场关乎“气氛”的精密艺术。每一件青瓷的诞生,都是一次人与自然的深度对话。“烧制上等龙泉青瓷,气氛必不可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小卫这样说。他口中的“气氛”,不是指人的情绪,而是指窑内火焰的化学性质——氧化气氛与还原气氛的精准把控。这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却是决定青瓷成败的关键。

在浙江龙泉的山坳里,一座龙窑静卧于青山绿水之间。窑火熊熊燃烧,窑工们汗流浃背,却个个神情专注。这不是普通的烧窑场景,而是一场关乎“气氛”的精密艺术。每一件青瓷的诞生,都是一次人与自然的深度对话。

“烧制上等龙泉青瓷,'气氛'必不可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小卫这样说。他口中的“气氛”,不是指人的情绪,而是指窑内火焰的化学性质——氧化气氛与还原气氛的精准把控。这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却是决定青瓷成败的关键。

---

千年窑火的智慧结晶

烧制上等龙泉青瓷 “气氛”必不可少-1

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盛于宋元,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其釉色温润如玉,色泽青翠,被誉为“瓷中君子”。而这一切美的背后,都离不开对“气氛”的极致追求。

在青瓷烧制过程中,窑内气氛分为氧化气氛和还原气氛两种。氧化气氛是指窑内氧气充足,燃料充分燃烧的状态;还原气氛则是通过控制空气进入量,让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等还原性气体。

“青瓷特有的粉青、梅子青釉色,必须在强还原气氛中才能形成。”陈小卫指着窑口解释道,“当窑温升至1250摄氏度左右时,我们要迅速减少空气供给,让窑内产生大量一氧化碳。这些一氧化碳会将釉料中的铁元素从三价还原成二价,从而呈现出那种如玉般的青色。”

烧制上等龙泉青瓷 “气氛”必不可少-2

---

气氛把控: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2021年,龙泉青瓷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传承千年的技艺,至今仍然无法完全用现代科技替代。

“每一窑都是独一无二的。”年轻窑工小李告诉记者,“天气湿度、燃料质量、坯体厚度...任何一个因素的细微变化,都需要调整气氛控制方案。”

去年秋天,小李就曾经历过一次惨痛的教训。当时他按照往常的配方装窑,却忽略了连续阴雨天造成的高湿度。结果整窑瓷器釉面出现灰暗斑点,价值数十万元的作品全部报废。

“那一次就是因为湿度大,木材燃烧不充分,还原气氛过度了。”小李苦笑着说,“在青瓷烧制中,还原不足釉色发黄,还原过度釉面就会发灰。这个度,只能靠经验把握。”

---

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的碰撞

随着科技发展,不少窑场开始尝试用煤气窑、电窑替代传统龙窑。这些现代窑炉能够精准控制温度,但在气氛把控上却始终难以与传统龙窑媲美。

“煤气窑虽然温度控制精准,但火焰是‘死’的。”老窑工王师傅打了个生动的比喻,“而龙窑的火焰是‘活’的,它会沿着窑室自然流动,形成丰富的气氛变化层次。这正是产生青瓷独特釉色效果的关键。”

数据显示,目前龙泉地区200多家青瓷作坊中,坚持使用传统龙窑的不足20家。而这些作坊出产的青瓷,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往往是现代窑炉产品的数倍。

2022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一件明代龙泉窑青瓷碗以320万港元成交。专家在鉴定报告中特别指出:“这件作品的釉色层次丰富,可见当年窑工对还原气氛的精妙把控。”

---

传承中的创新突破

面对传统技艺传承的困境,新一代青瓷艺人正在寻找创新之路。

“我们尝试在龙窑中加装传感器,实时监测窑内一氧化碳浓度。”85后青瓷艺人张晓明告诉记者,“这样既保留了龙窑的火候特色,又能通过数据指导气氛控制。”

张晓明的团队还开发了一套“数字窑工”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学习老师傅的烧窑经验。系统能够根据实时气象数据、燃料状况等因素,给出气氛调节建议。

“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张晓明说,“我们要做的是用现代科技解读传统智慧,让更多人能够掌握这门技艺。”

---

青瓷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漫步在龙泉青瓷博物馆,那些历经千年依然温润如玉的青瓷作品,无声地诉说着匠人们对“气氛”艺术的极致追求。

“青瓷的最高境界是‘似玉非玉胜似玉’。”馆长告诉记者,“这种美学效果的实现,完全依赖于窑内气氛的精准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件顶级青瓷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

据统计,一窑青瓷的成品率通常只有30%-40%,而顶级作品的出品率更是不足5%。这组数据背后,是匠人们无数次失败中积累的经验,是对“气氛”这把双刃剑的深刻理解。

---

未来之路:守正创新

龙泉青瓷正在走向更广阔的舞台。2023年,龙泉青瓷作为国礼赠送给多国元首;青瓷元素频频出现在国际时尚舞台;年轻一代设计师将青瓷与现代生活美学相结合...

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气氛”把控始终是龙泉青瓷不可替代的核心技艺。

“我们正在筹建青瓷烧制技艺研学基地,让更多人亲身体验气氛控制的艺术。”龙泉市文旅局负责人表示,“既要保护好传统龙窑烧制技艺,也要推动这项国家级非遗的创新发展。”

夜幕降临,又一座龙窑点燃了窑火。跃动的火光中,窑工们根据火焰颜色判断着窑内气氛,不时添加木柴、调节风门。这场延续千年的艺术实践,仍在继续书写着人与火、人与自然的对话篇章。

正如一位老窑工所说:“青瓷的灵魂,就藏在那变幻莫测的‘气氛’之中。读懂它,你就读懂了青瓷。”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