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举办车展 车企不遗余力促销售

2025-09-21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文化] | 热度[ 0]


原价28万的新能源车,现在直降5万!在广州国际车展的比亚迪展台,销售顾问小李嗓子已经沙哑,但仍在卖力地向围观人群介绍优惠活动。不远处的特斯拉展台,Model Y后驱版打出限时补贴1.4万的醒目广告。这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多地车展的一个缩影。车企促销战白热化据不完全统计,9月以来全国已有超过20个城市举办了大型车展,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汽车消费重镇。各车企抓住金九银十的传统销售

"原价28万的新能源车,现在直降5万!"在广州国际车展的比亚迪展台,销售顾问小李嗓子已经沙哑,但仍在卖力地向围观人群介绍优惠活动。不远处的特斯拉展台,Model Y后驱版打出"限时补贴1.4万"的醒目广告。这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多地车展的一个缩影。

车企促销战白热化

据不完全统计,9月以来全国已有超过20个城市举办了大型车展,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汽车消费重镇。各车企抓住"金九银十"的传统销售旺季,推出了史无前例的促销力度。

多地举办车展 车企不遗余力促销售-1

上汽大众在多地车展推出"全系车型限时直降",部分车型优惠高达6万元;一汽丰田打出"购置税全免+终身免费保养"的组合拳;就连一向价格坚挺的豪华品牌,如宝马、奔驰等,也纷纷加入促销大军,优惠幅度从3万到10万元不等。

多地举办车展 车企不遗余力促销售-2

"现在不下单,明天可能就涨价了!"在北京车展现场,一位奥迪销售顾问这样催促犹豫的顾客。这样的销售话术在各大展台此起彼伏。

消费者反应理性

然而与车企的火热促销形成对比的是,消费者的反应显得格外理性。"优惠力度确实很大,但我还想再等等看。"正在上海车展看车的白领王先生说,"现在经济形势不明朗,买车这种大额消费还是要慎重。"

这样的心态在消费者中颇具代表性。根据车展组委会的数据,虽然观展人数较往年同期增长15%,但实际成交率却下降了5个百分点。"来看车的人多了,但真正下单的少了。"一位合资品牌销售经理坦言。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情况稍好一些。比亚迪、蔚来、小鹏等品牌的展台前总是人头攒动。"新能源车在使用成本上确实有优势,而且现在价格也降下来了。"刚刚下订了一辆电动车的李女士表示。

库存压力是主因

车企之所以如此不惜血本地促销,背后是巨大的库存压力。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8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达到62.5%,远超50%的荣枯线。这意味着大多数经销商都面临着库存过剩的问题。

"现在每家4S店的停车场都停满了新车。"一位不愿具名的车企区域经理透露,"为了完成年度销售目标,只能通过大幅优惠来刺激消费。"

新车上市节奏加快也在加剧市场竞争。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市场共上市200余款新车型,相当于平均每天都有新车亮相。"产品同质化严重,除了打价格战,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这位经理无奈地说。

促销效果待观察

大幅促销虽然短期内能够提振销量,但长期来看可能对品牌价值造成损害。"过度促销会让消费者产生价格预期,以后不打折就不买车,这实际上是在透支未来的市场需求。"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表示。

促销战也让车企的盈利能力承压。上半年财报显示,多数车企的净利润率已经降至历史低点。"现在卖车基本上是在亏本赚吆喝。"某自主品牌销售负责人坦言,"但没办法,市场份额不能丢。"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促销大战中,不同品牌的表现分化明显。日系品牌由于省油、保值的特点,相对抗压能力较强;而一些产品力不足的自主品牌则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行业面临转型阵痛

汽车行业的促销大战,实际上反映了整个行业面临的转型阵痛。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下,传统燃油车正在加速退出市场,而新能源汽车虽然增长迅速,但还难以完全填补市场空缺。

"这就像是一场马拉松,现在正处在最艰难的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车企需要在这场转型中找到新的平衡点。"

对于消费者来说,现在的确是一个购车的好时机。但专家也提醒,购车不仅要看价格,还要考虑售后服务、保值率等因素。"切忌因为优惠冲动消费,还是要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陈士华建议。

这场席卷全国的车展促销大战,究竟会以怎样的结局收场?车企如何在保住市场份额的同时维持盈利能力?消费者又该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这些问题都值得持续关注。毕竟,汽车市场的每一个变化,都关乎着无数企业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