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7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商业] | 热度[ 0]
---景区摆渡车:便民服务还是变相收费?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各大景区纷纷引入摆渡车服务,以解决游客“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问题。这一原本旨在提升游客体验的便民措施,却频频引发争议。不少游客反映,部分景区的摆渡车收费高昂、路线设置不合理,甚至存在强制消费的情况。究竟是便民服务,还是变相谋利?记者对此展开调查。摆渡车成“标配”,游客体验褒贬不一在不少热门景区,摆渡车已成为“标配”。以某5A级
---
景区摆渡车:便民服务还是变相收费?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各大景区纷纷引入摆渡车服务,以解决游客“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问题。这一原本旨在提升游客体验的便民措施,却频频引发争议。不少游客反映,部分景区的摆渡车收费高昂、路线设置不合理,甚至存在强制消费的情况。究竟是便民服务,还是变相谋利?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摆渡车成“标配”,游客体验褒贬不一
在不少热门景区,摆渡车已成为“标配”。以某5A级景区为例,从停车场到核心景区的距离超过5公里,步行需1小时以上,而摆渡车仅需10分钟即可抵达。对于携带老人、小孩或大件行李的游客来说,摆渡车确实提供了便利。
也有游客抱怨,部分景区的摆渡车收费过高。某知名山岳景区单程摆渡车票价高达50元,往返则需100元,远超普通公交或出租车价格。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王女士表示:“景区门票已经花了200多,再加上摆渡车费用,一趟游玩下来开销不小。”
更让游客不满的是,一些景区将摆渡车路线设计得“绕远路”,甚至关闭步行通道,变相强制游客购票乘车。在某湿地公园,游客若想步行进入核心区域,需绕行近3公里,而摆渡车则直达,票价30元。有网友调侃:“这不是便民,是‘逼民’消费。”
景区回应:运营成本高,收费合理
面对游客的质疑,部分景区管理方给出了解释。某景区负责人表示,摆渡车的运营成本包括车辆购置、维护、司机工资等,并非“暴利行业”。“我们采用的是新能源电动车,单台车造价近百万,再加上日常维护和人工成本,票价定价是经过物价部门核准的。”
部分景区还强调,摆渡车的设置是为了保障游客安全。某些山区道路狭窄,私家车通行存在风险,统一乘坐摆渡车可减少交通事故。某森林公园工作人员称:“过去曾发生游客自驾上山导致拥堵甚至车祸的情况,摆渡车的引入有效改善了这一问题。”
游客对此并不完全买账。有网友指出,部分景区摆渡车票价远超实际成本,存在“过度商业化”嫌疑。一位旅游博主算了一笔账:“假设一辆摆渡车满载50人,单程票价30元,一天跑20趟,收入就是3万元。扣除成本,利润依然可观。”
专家建议:优化服务,避免“一刀切”收费
针对景区摆渡车争议,旅游行业专家提出了建议。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张教授表示:“摆渡车本身是提升游客体验的好举措,但关键在于如何定价和服务设计。”他建议,景区应根据实际运营成本合理定价,并提供多样化选择,比如设置免费步行通道或推出优惠套票。
部分游客呼吁加强监管,防止景区借摆渡车之名行“变相收费”之实。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曾发布提示,提醒游客若遭遇强制消费或价格欺诈,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未来趋势:智慧化或成解决方案
随着科技发展,一些景区开始尝试智慧化摆渡车服务。某主题公园引入自动驾驶摆渡车,不仅降低人力成本,还能通过大数据优化路线,减少游客等待时间。部分景区推出“一票通”模式,将门票与摆渡车费用捆绑,给予游客更多优惠。
不过,无论技术如何升级,游客的核心诉求仍是“物有所值”。正如一位资深驴友所说:“如果摆渡车真能提供便利,适当收费可以接受,但千万别让‘便民’变成‘坑民’。”
景区摆渡车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商业化运作中,如何平衡服务与盈利,仍需各方共同努力。对于游客而言,理性消费、合理维权是关键;对于景区管理方,则需真正从游客需求出发,避免让便民措施沦为“创收工具”。
这一现象也引发了更广泛的思考: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让服务回归本质,真正提升游客的满意度?或许,答案就在“诚信”二字之中。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