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发布通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和召回管理

2025-05-01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财经] | 热度[ 0]


汽车远程升级技术(OTA)被监管,紧箍咒为谁而来?OTA技术原本是车企提升用户体验的利器,现在却成了监管重点。通知明确规定,车企通过OTA方式对已售车辆进行软件升级时,必须向工信部备案。这就像给狂奔的野马套上了缰绳。某知名车企工程师王先生坦言:以前我们推送升级包就像发微信一样随意,现在要提前30天备案,还要提供完整的测试报告。这种变化源于近年来频发的OTA乱象。有车企通过OTA偷偷降低电池

汽车远程升级技术(OTA)被监管,"紧箍咒"为谁而来?

OTA技术原本是车企提升用户体验的利器,现在却成了监管重点。通知明确规定,车企通过OTA方式对已售车辆进行软件升级时,必须向工信部备案。这就像给狂奔的野马套上了缰绳。

某知名车企工程师王先生坦言:"以前我们推送升级包就像发微信一样随意,现在要提前30天备案,还要提供完整的测试报告。"这种变化源于近年来频发的OTA乱象。有车企通过OTA偷偷降低电池容量,有的擅自修改车辆性能参数,更有甚者用OTA掩盖安全隐患。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OTA技术是把双刃剑,既能提升车辆性能,也可能成为车企逃避召回的'后门'。"数据显示,2022年涉及OTA的投诉量同比激增230%,这促使监管部门不得不采取行动。

健全召回体系守好安全底线

通知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建立了"双轨制"召回体系。就是不管车企用OTA还是传统方式修复问题,只要涉及安全隐患,都必须启动召回程序。这相当于堵住了车企"以升级代召回"的漏洞。

两部门发布通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和召回管理-1

中国汽车召回网首席分析师李明指出:"过去三年,有37%的OTA升级实际上应该被认定为召回,但车企都选择了悄悄升级。"新规实施后,这种情况将不复存在。车企必须在升级前明确告知车主升级、可能影响,并在工信部"智能网联汽车OTA升级备案系统"完成备案。

某新能源车企质量总监透露:"新规实施后,我们的合规成本预计会增加20%,但这是行业规范发展的必经之路。"消费者王女士对此表示支持:"早就该管管了,我可不想哪天醒来发现车子被远程'动了手脚'。"

汽车OTA有规可依了

通知首次明确了OTA升级的"三条红线":不能降低车辆安全性能、不能擅自更改已备案参数、不能影响车主正常使用。这为行业发展划出了清晰边界。

具体来看,新规要求车企建立完整的OTA升级管理制度,包括升级前的风险评估、升级中的过程监控、升级后的效果验证。就像给OTA装上了"黑匣子",每一步操作都要有据可查。

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张教授分析:"这次监管不是要限制技术创新,而是要建立游戏规则。就像交通规则一样,有了规则反而能让行业发展更顺畅。"某自动驾驶公司CTO也表示:"其实我们早就盼着统一标准出台,现在终于可以告别'灰色地带'了。"

市监总局:2021年上半年汽车召回情况解读

市场监管总局同期发布的召回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共实施汽车召回115次,涉及车辆430万辆。其中与电子电气系统相关的召回占比达到41%,创历史新高。这组数据揭示了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监管的紧迫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召回原因中,"软件缺陷"首次进入前三位。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传统汽车召回以硬件问题为主,现在软件问题越来越突出,这正是新规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从品牌分布看,新能源车企召回次数是传统车企的1.8倍,其中涉及自动驾驶功能的召回占比达27%。专家预测,随着新规实施,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召回数量可能会短期上升,但长期来看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这次两部门联手出招,标志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监管进入新阶段。就像给快速发展的行业装上了"安全阀",既保护消费者权益,又为技术创新划定跑道。随着新规落地,智能汽车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那些习惯"野蛮生长"的企业要当心了。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