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消费] | 热度[ 0]
---端午粽香飘满校园 各族学生共庆佳节端午节前夕,湖北某高校食堂变身“传统文化体验馆”:糯米、粽叶、五彩绳铺满长桌,维吾尔族学生阿依古丽第一次尝试用芦苇叶包三角粽,藏族小伙扎西举着歪歪扭扭的“高原特色粽”拍照发朋友圈,引得师生纷纷点赞。这场由校团委主办的“粽叶飘香迎端午”活动,两天内吸引了1200余名学生参与,煮粽子的清香弥漫了整个校园。“包不拢的粽子”成最大笑点“老师!我的粽子又漏米了!”泰国
---
端午粽香飘满校园 各族学生共庆佳节
端午节前夕,湖北某高校食堂变身“传统文化体验馆”:糯米、粽叶、五彩绳铺满长桌,维吾尔族学生阿依古丽第一次尝试用芦苇叶包三角粽,藏族小伙扎西举着歪歪扭扭的“高原特色粽”拍照发朋友圈,引得师生纷纷点赞。这场由校团委主办的“粽叶飘香迎端午”活动,两天内吸引了1200余名学生参与,煮粽子的清香弥漫了整个校园。
“包不拢的粽子”成最大笑点
“老师!我的粽子又漏米了!”泰国留学生林光明手忙脚乱地捧着散开的粽叶求助。活动现场,像他这样的“翻车”场景比比皆是——机电学院的男生们把粽子捆成了“炸药包”,文学院女生们则执着于给每个粽子系上精致的蝴蝶结。食堂王师傅笑着揭秘:“现在年轻人哪会包粽子?我们准备了300斤糯米,实际只包出200斤合格品。”尽管如此,这些奇形怪状的粽子最终都被学生们骄傲地挂在了宿舍门口。
小小粽子承载文化大课堂
活动特别设置了“端午文化长廊”,用VR技术还原屈原投江场景。苗族学生吴小花戴着艾草香囊感叹:“原来粽子的尖角是为了驱邪。”更令人动容的是,新疆籍学生麦尔丹主动请缨担任“文化讲解员”,用普通话夹杂维吾尔语向同学解释:“在我们家乡,过节也把食物分给邻居,这和端午节‘分享粽子’是一样的。”该校民族办主任透露,今年特意将活动延长至3天,“比去年多准备了50%物料,没想到第一天就被抢空”。
外教成“端午文化推广大使”
英国外教David举着手机直播包粽子过程,意外在海外社交平台收获上万播放量。“我的英国朋友问我为什么中国人要把米饭包在叶子里?”他专门录制了中英文双语解说视频。校方表示,这类活动显著提升了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去年参与的外籍师生仅37人,今年暴涨至208人。心理学教授李燕指出:“亲手制作传统食物的沉浸式体验,比课本教学更能打破文化隔阂。”
后续:粽子盲盒引爆二次传播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自发发起“粽子盲盒交换”,将包好的粽子随机送给陌生人。大二学生陈晨收到来自哈萨克族同学的奶茶味粽子后,在抖音发布的拆箱视频获得5.6万点赞。校团委书记透露,明年计划增设龙舟模型拼装、中药香囊DIY等新环节,“要让传统文化‘活’在年轻人手里”。据统计,该校端午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总曝光量已突破800万次,成为现象级校园文化案例。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