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激活养殖动能 江西龙南走活绿色循环水产棋

2025-07-22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消费] | 热度[ 0]


---引言:绿色养殖成新风口,龙南如何破局?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收紧和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提升,绿色循环水产养殖成为农业领域的新热点。传统养殖模式面临污染大、效益低等难题,如何破局?江西龙南市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成功激活养殖动能,走活了绿色循环水产这盘棋。---一、传统养殖困境:污染与低效并存在龙南市,水产养殖曾是许多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但传统的高密度投饵养殖模式带来了水体富营养化、病害频发等

---

引言:绿色养殖成新风口,龙南如何破局?

多举措激活养殖动能 江西龙南走活绿色循环水产棋-1

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收紧和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提升,绿色循环水产养殖成为农业领域的新热点。传统养殖模式面临污染大、效益低等难题,如何破局?江西龙南市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成功激活养殖动能,走活了绿色循环水产这盘棋。

---

一、传统养殖困境:污染与低效并存

多举措激活养殖动能 江西龙南走活绿色循环水产棋-2

在龙南市,水产养殖曾是许多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但传统的高密度投饵养殖模式带来了水体富营养化、病害频发等问题。养殖户刘大叔回忆:“以前养鱼,一亩塘投几百斤饲料,年底算账,赚的钱还不够买药治鱼病。”

数据显示,2018年前,龙南市近30%的养殖池塘因污染严重被迫闲置,养殖效益逐年下滑。如何转型升级,成为当地政府与养殖户共同面临的难题。

---

多举措激活养殖动能 江西龙南走活绿色循环水产棋-3

二、政策引领:多举措激活养殖动能

为破解困局,龙南市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政策:

1. 技术扶持:推广“鱼菜共生”模式

龙南市农业局联合科研机构,引进“鱼菜共生”系统,利用养殖废水种植蔬菜,实现水体循环利用。养殖户王大姐算了一笔账:“现在养鱼不用换水,种菜还能多赚一份钱,一亩地收入翻了一番。”

2. 资金补贴:鼓励生态养殖改造

政府对改造生态养殖池的农户给予每亩2000元的补贴,并联合银行提供低息贷款。截至目前,已有超过500户养殖户完成改造,新增生态养殖面积1.2万亩。

3. 品牌打造:推动“龙南清水鱼”地理标志认证

通过统一标准、强化检测,龙南清水鱼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市场售价提高30%,远销广东、福建等地。

---

三、绿色循环:从“污染源”到“生态链”

龙南市的绿色养殖不仅解决了污染问题,还形成了完整的生态产业链:

- 尾水处理变废为宝:养殖尾水经过沉淀池、人工湿地净化后,用于灌溉农田,减少化肥使用。

- 鱼粪发酵成有机肥:部分养殖场将鱼粪收集发酵,生产有机肥,供应给周边果园,年产值超500万元。

“以前觉得环保是负担,现在发现它是赚钱的新路子。”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李强感慨道。

---

四、社会反响:农户增收,生态改善

龙南市的绿色养殖模式引发了广泛关注:

- 农户收入显著提升:据统计,2022年龙南市水产养殖户年均收入增长15%,部分示范户收入翻倍。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市环保局监测显示,主要养殖区水体氨氮含量下降60%,周边湿地鸟类数量增加40%。

省农业厅专家评价:“龙南模式为全省绿色水产养殖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

五、未来展望:从“试验田”到“推广样板”

龙南市的成功经验正在被更多地区借鉴。下一步,当地计划:

1. 扩大规模:未来三年新增生态养殖基地2万亩,带动更多农户参与。

2. 科技赋能: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水质实时监测、精准投喂,进一步提升效益。

3. 文旅融合:开发“渔乐体验”旅游项目,打造集养殖、观光、餐饮于一体的综合产业。

---

绿色养殖的“龙南答案”

从污染困局到生态盈利,龙南市用多举措激活了养殖动能,走活了绿色循环水产这盘棋。这不仅是一条产业升级之路,更是一场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实践。正如一位养殖户所说:“现在养鱼,水清了,钱多了,日子更有奔头了。”

龙南能否成为全国绿色养殖的标杆?我们拭目以待。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