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重器研制背后的年轻人:打破国外垄断,国家缺啥就研究啥

2025-08-06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电商] | 热度[ 0]


中国重器盾构机在海外爆红引刷屏,是什么重器?中国制造的盾构机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火了。这种被称为地下航母的巨型设备,是中国基建实力的象征。盾构机是一种用于隧道掘进的特种工程机械,直径可达十几米,长度超过百米,重达数千吨。它就像一条钢铁蚯蚓,能在地下一边挖掘一边铺设隧道管片。中国盾构机的发展历程堪称传奇。20年前,中国还完全依赖进口,一台设备动辄数亿元。中国不仅实现了完全自主研制,还占据了全球三

中国重器盾构机在海外爆红引刷屏,是什么重器?

中国制造的盾构机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火了。这种被称为"地下航母"的巨型设备,是中国基建实力的象征。盾构机是一种用于隧道掘进的特种工程机械,直径可达十几米,长度超过百米,重达数千吨。它就像一条"钢铁蚯蚓",能在地下一边挖掘一边铺设隧道管片。

中国盾构机的发展历程堪称传奇。20年前,中国还完全依赖进口,一台设备动辄数亿元。中国不仅实现了完全自主研制,还占据了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更令人自豪的是,中国制造的盾构机已经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德国、法国等传统工业强国。

这背后是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工程师。他们攻克了刀盘设计、液压系统、自动控制等核心技术,让中国盾构机从"跟跑"到"领跑"。一位参与研制的工程师说:"每次看到我们的设备在海外项目上顺利掘进,那种自豪感无法形容。"

国创中心:聚焦关键共性技术 助力"国之重器"向智而行

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的实验室里,一群年轻人正在为"国之重器"的智能化升级而努力。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顶尖高校和企业的青年才俊,他们有一个共同目标:让中国制造变得更"聪明"。

船舶重器研制背后的年轻人:打破国外垄断,国家缺啥就研究啥-1

28岁的张明是团队中的核心成员之一。他带领的小组正在研发新一代工业控制系统。"传统装备依赖进口控制系统,不仅价格昂贵,还存在安全隐患。"张明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开发完全自主可控的'大脑'。"

国创中心采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模式。高校的理论研究、企业的实际需求和科研机构的技术攻关紧密结合。一位负责人表示:"我们特别注重培养年轻人的创新能力。很多重大项目都是由30岁左右的年轻人牵头完成的。"

这种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国创中心在高端数控机床、大型工程机械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更难得的是,这些成果都快速实现了产业化,直接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从事物联网安全芯片的公司哪家比较好?

随着"国之重器"智能化程度的提高,物联网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众多从事物联网安全芯片研发的企业中,几家年轻的公司表现尤为亮眼。

成立于2015年的某科技公司,核心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2岁。他们研发的物联网安全芯片已经应用于多个国家重点工程。"我们的芯片就像给设备装上了'防盗门',能有效抵御网络攻击。"公司CTO介绍说。该公司的产品不仅性能优异,价格也只有进口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

另一家由海归博士创办的企业,则专注于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防护。他们的产品已经成功应用于多个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以前这类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现在我们可以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公司创始人自豪地说。

这些年轻企业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对年轻人才的重视。一位行业专家评价说:"这些'90后'创业者正在改变中国芯片产业的格局。他们思维活跃,敢想敢干,是真正的创新主力军。"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在中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征程中,年轻一代正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传奇。从船舶重器到智能装备,从核心技术到安全芯片,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年轻人有能力攻克任何技术难关,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正如一位年轻工程师所说:"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这不是口号,而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