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8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消费] | 热度[ 0]
创建文明城市先进个人事迹素材系列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生党员张明带领团队创新性地开展了文明养犬宣传活动。他们设计了可爱的卡通宣传画,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居民普及文明养犬知识。刚开始很多居民不理解,觉得我们多管闲事。张明笑着说,但通过耐心讲解和示范,现在小区里遛狗不牵绳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在包头市青山区,李华同学组织了一支垃圾分类小分队。他们不仅挨家挨户发放分类指南,还在小区设置
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生党员张明带领团队创新性地开展了"文明养犬"宣传活动。他们设计了可爱的卡通宣传画,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居民普及文明养犬知识。"刚开始很多居民不理解,觉得我们多管闲事。"张明笑着说,"但通过耐心讲解和示范,现在小区里遛狗不牵绳的现象明显减少了。"
在包头市青山区,李华同学组织了一支"垃圾分类小分队"。他们不仅挨家挨户发放分类指南,还在小区设置了智能回收站。"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位80多岁的老奶奶特意来感谢我们,说她终于学会正确分类了。"李华说这些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价值。
来自内蒙古大学的小王在总结中写道:"三个月的社区工作让我明白,基层治理不是简单的'上传下达',而是需要用心倾听居民需求。我负责的楼栋有12户空巢老人,通过定期走访,我建立了详细的健康档案,并联系校医院为他们提供上门服务。"
师范大学的小李则分享道:"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换位思考'。在调解邻里纠纷时,不能只讲大道理,要设身处地为双方着想。有一次为了调解楼上楼下漏水问题,我往返跑了七八趟,最终促成双方和解。"
最特别的是农学院的阿云嘎,他将专业知识运用到社区绿化改造中:"我带着居民们种植耐旱植物,既美化了环境又节约了水资源。现在我们的'民族团结花园'成了社区打卡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很多参与同学的共同感受。来自内蒙古财经大学的小赵说:"在学校学的社区治理理论,到实践中才发现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比如规划停车位,要兼顾消防安全、居民习惯等多个方面。"
让小赵印象深刻的是处理一起物业纠纷:"业主们对物业费调整意见很大。我们花了两个星期入户调研,收集了237份问卷,最后提出了阶梯收费方案,获得了90%以上业主的支持。"
这些经历让大学生们对基层工作有了全新认识。"以前觉得社区工作就是'大妈们管闲事',现在明白了这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一位同学感慨道。
从各社区汇总的数据来看,大学生党员的参与带来了显著变化。以呼和浩特某社区为例,今年第一季度矛盾纠纷同比下降42%,居民满意度提升至92%。"这些年轻人点子多、干劲足,给我们带来了新气象。"社区书记刘阿姨赞不绝口。
在乌兰察布市,大学生们开发的"智慧社区"小程序大受欢迎。居民王先生说:"现在交物业费、报修、预约活动都能手机上搞定,太方便了!"据统计,该程序上线三个月,使用人次突破2万。
最令人惊喜的是在民族聚居区,大学生们组织的"双语课堂"促进了民族团结。"我们教汉族居民说蒙语日常用语,帮少数民族居民学普通话,大家都特别积极。"负责该项目的其其格同学介绍道。
内蒙古的实践为这个问题提供了生动答案。自治区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学生党员的加入,正是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生动体现。他们既是被治理者,又是治理参与者,这种双重身份很有意义。"
专家指出,这种模式有三大优势:一是为社区注入新鲜血液;二是培养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三是探索出校地合作新路径。"要形成成熟的社会治理格局还需要更多制度创新。"内蒙古大学社会学教授提醒道。
这项活动仍在深入开展。据悉,第二批1500名大学生即将奔赴社区。正如一位参与同学所说:"我们不只是来'体验生活'的,而是要用所学知识真正服务群众。"这或许就是新时代青年最美的模样。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