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3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商业] | 热度[ 0]
清明假期,全国各地博物馆、文化遗址迎来了一波“文博游”热潮。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文博活动不再局限于静态展览,而是通过红色主题演艺、古乐演奏、“简述中国”历史讲解等创新形式,吸引了大量游客。不少游客表示,这样的文化体验既生动又有深度,让人在假期中既放松了身心,又增长了知识。红色演艺成为今年清明假期文博游的一大亮点。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场名为红色记忆的实景演出吸引了众多游客。演出通过情景再现
清明假期,全国各地博物馆、文化遗址迎来了一波“文博游”热潮。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文博活动不再局限于静态展览,而是通过红色主题演艺、古乐演奏、“简述中国”历史讲解等创新形式,吸引了大量游客。不少游客表示,这样的文化体验既生动又有深度,让人在假期中既放松了身心,又增长了知识。
红色演艺成为今年清明假期文博游的一大亮点。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场名为红色记忆的实景演出吸引了众多游客。演出通过情景再现、歌舞表演等形式,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程。观众席上,不少家长带着孩子静静观看,时而掌声雷动。一位带着孩子的游客表示:“这种形式特别好,孩子能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比单纯看书更有感染力。”
除了红色主题演出,古乐演奏也成为文博场馆的热门项目。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一场唐代古乐演奏会让游客仿佛穿越回千年前的大唐。演奏者身着汉服,手持古筝、琵琶、笙等传统乐器,演绎了霓裳羽衣曲阳关三叠等经典曲目。音乐声响起,游客们纷纷驻足聆听,有的甚至跟着节奏轻轻打拍。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感叹:“听着这些古乐,好像能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与智慧,特别有韵味。”
“简述中国”历史讲解活动则让游客在短时间内对中国历史有了更系统的了解。在南京博物院,讲解员以时间轴为线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游客梳理了中国从夏商周到明清的历史脉络。不少游客表示,这种“快速入门”式的讲解非常适合假期游览,既能抓住重点,又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一位大学生游客说:“平时学历史总觉得太多记不住,但这样听讲解反而印象深刻。”
文博游的火热也带动了周边文创产品的销售。各地博物馆推出的文创产品,如以文物为灵感设计的书签、帆布袋、手机壳等,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馆甚至排起了长队,不少游客表示,买一些文创产品作为纪念,既能支持文化传播,也能让旅行更有意义。
清明假期文博游的火爆,反映了人们对高质量文化生活的需求正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观光游览,而是希望通过深度体验,感受文化的魅力。各地文博场馆也顺势推出更多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活动,让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呈现给公众。
专家表示,文博游的兴起是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投入,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传承,并通过创新形式走进大众生活。这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也为文旅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博游有望成为假期旅游的主流选择之一。各地可以进一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推出更多特色活动,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通过科技手段如VR、AR等,提升游览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让文博游体验更加丰富多彩。
这个清明假期,文博游的火热只是一个开始。随着人们对文化的热爱不断升温,未来的假期,或许会有更多人选择走进博物馆、文化遗址,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