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出手!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召回有新规

2025-04-20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汽车] | 热度[ 0]


汽车数据安全法规最近工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新规,把数据安全问题摆在了首位。新规明确要求车企必须建立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度,重要数据必须存储在境内。这可不是小事儿,现在一辆智能汽车每天产生的数据量能达到10TB,相当于10000部高清电影!特别是涉及个人隐私的面部识别、语音记录等敏感信息,必须严格加密处理。新规还规定车企要定期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发现问题必须在72小时内上报。业内

汽车数据安全法规

最近工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新规,把数据安全问题摆在了首位。新规明确要求车企必须建立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度,重要数据必须存储在境内。这可不是小事儿,现在一辆智能汽车每天产生的数据量能达到10TB,相当于10000部高清电影!特别是涉及个人隐私的面部识别、语音记录等敏感信息,必须严格加密处理。新规还规定车企要定期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发现问题必须在72小时内上报。业内人士表示,这相当于给智能汽车装上了"数据安全锁",以后咱们开车时的隐私更有保障了。

中国汽车行业迈向"无人化"阶段

这次新规最引人注目的是首次明确了L3、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的准入管理要求。就是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测试和销售了!目前北京、上海等地的自动驾驶测试里程已超过1000万公里,百度Apollo、小马智行等企业的技术日趋成熟。新规要求车企必须建立自动驾驶功能自我评估体系,还要购买足额责任险。专家预测,到2025年我国L4级自动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不过也有消费者担心:"万一出事故算谁的?"新规明确规定车企要承担主体责任,这下可以放心了。

车闻热搜|大众将推两款20万内的ID.系列,特斯拉甩锅后遭打脸

就在新规发布当天,车圈还爆出两个大新闻。大众汽车宣布将推出两款售价20万以内的ID.系列电动车,直接对标国产新势力。更戏剧性的是特斯拉,之前把多起事故甩锅给车主操作不当,结果被国家质检总局的调查数据啪啪打脸——确实存在系统缺陷!现在被迫召回近3万辆Model3。这事儿在新规背景下特别值得玩味,因为新规明确规定车企不得推诿责任,必须建立完善的缺陷调查和召回制度。网友调侃:"以后想甩锅?先问问新规答不答应!"

两部门出手!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召回有新规-1

两部门:支持深圳统一布局新能源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除了准入召回新规,两部门还放出了一个大招:全力支持深圳打造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一张网"。这意味着以后在深圳,不管开的是哪个品牌的电动车,都能在统一平台上找充电桩、比价格、一键支付。目前深圳已建成充电桩约8万个,但存在布局不均、标准混乱的问题。新政策要求到2025年实现"一区一快充站"、"一街道一充电圈",换电站服务半径不超过3公里。出租车司机王师傅听到消息特别高兴:"再也不用为了充电跑半个城了!"

两部门出手!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召回有新规-2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出炉

最后压轴的是首批6个"双智"试点城市名单: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重庆。这些城市将率先开展智能道路改造,比如安装5G红绿灯、路面传感设备等。最酷的是,未来这些城市的红绿灯能跟汽车"对话"!比如你开的是智能网联汽车,快到路口时车载系统就会收到红绿灯的实时数据,自动调节车速。交管局数据显示,这套系统能减少20%的拥堵时间。杭州市民李女士听说后很羡慕:"啥时候轮到我们啊?现在每天堵在高架上都快崩溃了。"

这次新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进入规范化快车道。从数据安全到自动驾驶,从充电基建到城市协同,一套组合拳下来,既给行业划清了红线,又为创新留足了空间。正如某车企负责人所说:"游戏规则越明确,玩家才能放心大胆地创新。"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未来开车可能会变成这样:上车说个目的地,汽车自己规划路线;遇到堵车自动切换备用路线;没电了导航到最近的换电站,全程无需动手...这样的未来,你期待吗?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