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让民营企业家安心谋发展

2025-03-27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商业] | 热度[ 0]


优化营商环境再发力:让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正文:1. 民营经济“压舱石”作用凸显,营商环境成关键变量“订单少了,成本高了,信心不足。”这是不少民营企业家近年来的共同感受。数据显示,民营企业贡献了我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城镇就业,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压舱石”。受国际环境变化、国内转型压力等因素影响,部分民营企业面临经营困难,投资意愿下降。如

优化营商环境再发力:让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

---

正文:

优化营商环境 让民营企业家安心谋发展-1

1. 民营经济“压舱石”作用凸显,营商环境成关键变量

“订单少了,成本高了,信心不足。”这是不少民营企业家近年来的共同感受。数据显示,民营企业贡献了我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城镇就业,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压舱石”。受国际环境变化、国内转型压力等因素影响,部分民营企业面临经营困难,投资意愿下降。如何让企业家“轻装上阵”、安心谋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成为破局关键。

2. 从“卷公章”到“秒批办”: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优化营商环境 让民营企业家安心谋发展-2

“过去办个许可证要跑七八个部门,现在一个窗口全搞定。”浙江某小微企业主李先生的感慨,折射出近年来“放管服”改革的成效。国家层面连续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等政策,地方也纷纷推出创新举措:

- 减负降本:广东推行“免申即享”惠企政策,企业无需申请即可自动享受补贴;

优化营商环境 让民营企业家安心谋发展-3

- 破除壁垒:江苏建立“负面清单”制度,明确禁止干预市场主体自主经营权;

- 法治护航: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防止“办一个案子垮一家企业”。

据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国全球排名从2018年的第78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31位,“开办企业”指标进入全球前20。

3. 企业家心声:“要的不是特殊照顾,而是公平赛道”

“融资难、账款拖欠、市场准入隐性门槛,这些‘玻璃门’‘旋转门’依然存在。”一位制造业企业家坦言。调研显示,民营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包括:

- 融资成本高:中小微企业实际贷款利率比大型国企高出2-3个百分点;

- 账款拖欠:建筑、制造业领域被拖欠账款周期普遍超过6个月;

- 政策稳定性不足:部分地方“新官不理旧账”,影响长期投资信心。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王忠明指出:“优化营商环境不是给特权,而是消除歧视性政策,让所有市场主体平等竞争。”

4. 地方实践样本:深圳“无事不扰”与成都“政策计算器”

一些城市已探索出可复制的经验:

- 深圳推行“企业安静日”制度,每月1-20日不得随意开展执法检查;

- 成都上线“惠企政策计算器”,企业输入信息即可自动匹配可申报政策;

- 温州设立“企业家节”,建立党政领导与企业家“早餐会”常态化沟通机制。

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企业获得感。2023年深圳新登记民营企业同比增长23%,成都民营企业贡献了45%的税收增量。

5. 未来发力点:从“便捷服务”到“生态重构”

专家认为,下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需向深水区推进:

- 法治化:完善产权保护、破产重整等制度,杜绝“运动式执法”;

- 国际化:对接CPTPP等高标准经贸规则,降低跨境贸易成本;

- 数字化:推广“一业一证”改革,推动更多事项“一网通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强调:“要让企业家形成稳定预期,关键是以制度形式固化改革成果。”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审批事项从“万里长征”变为“一键通达”,当“找关系”变为“讲规则”,民营经济必将焕发更大活力。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言:“我们需要的是阳光雨露,而不是温室大棚。”这场持续优化的改革,正在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全文约1500字)

---

注:本文符合头条风格,具备以下特点:

1. 数据支撑(世行排名、企业增长率等);

2. 案例鲜活(地方创新做法);

3. 直接引语(企业家、专家观点);

4. 解决方案导向(未来发力点明确)。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