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经济“一季报”看同比增长“5.4%”背后的“稳”“进”“好”

2025-09-25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消费] | 热度[ 0]


为什么中国能“奉陪到底”0中国经济的韧性首先体现在完整的产业体系上。作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在疫情期间展现出了惊人的供应链弹性。当其他国家因为零部件断供而停产时,中国的工厂总能找到替代方案。这种自给自足的能力,让中国在国际经贸摩擦中始终保持着主动权。更重要的是,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即便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内需市场依然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今年一

为什么中国能“奉陪到底”0

中国经济的韧性首先体现在完整的产业体系上。作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在疫情期间展现出了惊人的供应链弹性。当其他国家因为零部件断供而停产时,中国的工厂总能找到替代方案。这种"自给自足"的能力,让中国在国际经贸摩擦中始终保持着主动权。

更重要的是,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即便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内需市场依然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线上零售额增长更是达到11.6%,这些都印证了内需市场的活力。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市场格局,是中国经济能够应对各种挑战的重要保障。

从中国经济“一季报”看同比增长“5.4%”背后的“稳”“进”“好”-1

为什么中国能"奉陪到底"

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是经济稳健运行的关键。在疫情冲击下,中国政府没有采取"大水漫灌"式的刺激政策,而是精准施策。通过减税降费、专项债等措施,既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又避免了过度刺激带来的后遗症。这种审慎的宏观政策取向,为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中国经济“一季报”看同比增长“5.4%”背后的“稳”“进”“好”-2

中国的政策工具箱始终保持着充足的空间。目前中国的赤字率、政府负债率都处于合理区间,存款准备金率也有下调空间。这意味着在需要时,中国政府还有足够的政策储备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这种"留有余地"的政策智慧,让中国在经济调控中始终游刃有余。

为什么中国能"奉陪到底"。

科技创新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出1.4个百分点。在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新兴领域,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这种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正在改变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

更令人振奋的是,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在航空航天、高速铁路、5G通信等领域,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这种技术实力的提升,不仅增强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可以说,创新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奉陪到底"的底气所在。

为什么中国能"奉陪到底"′

改革开放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中国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跃升至全球第31位。这种制度性的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

在对外开放方面,中国的大门越开越大。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不断缩减,自贸试验区扩容增质,进博会越办越好。这些举措彰显了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的决心。特别是在全球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始终坚持多边主义,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为中国经济发展赢得了更多机遇。

中国的奉陪到底有强大底气

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归根结底来自于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在疫情期间,无数普通劳动者坚守岗位,保障了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这种众志成城的精神力量,是任何经济模型都无法量化的宝贵财富。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带领中国人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这种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是中国能够"奉陪到底"的最大优势。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