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7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城市] | 热度[ 0]
56.1%受访者盼两会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正文:一、调查数据揭示公众期待一项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民意调查显示,56.1%的受访者希望今年全国两会重点关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议题。这一数据在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及初创群体中占比更高,达到72.3%。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李明分析称:“营商环境直接关系市场活力,公众高期待反映当前企业仍面临审批繁、融资难等痛点。”二、企业呼声:减负与公平是关键浙江某科技
56.1%受访者盼两会聚焦营商环境优化
---
正文:
一、调查数据揭示公众期待
一项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民意调查显示,56.1%的受访者希望今年全国两会重点关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议题。这一数据在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及初创群体中占比更高,达到72.3%。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李明分析称:“营商环境直接关系市场活力,公众高期待反映当前企业仍面临审批繁、融资难等痛点。”
二、企业呼声:减负与公平是关键
浙江某科技公司创始人王伟向记者坦言:“去年因地方保护主义丢了两笔订单,希望两会推动破除隐性壁垒。”类似案例并非个例——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数据显示,企业平均办理行政许可需经5.2个部门,耗时较发达国家长40%。全国工商联提案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证照互认系统,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
三、政策红利与现存挑战
尽管“放管服”改革已累计削减行政审批事项超2000项,但部分地区仍存在“玻璃门”现象。广东某餐饮连锁品牌负责人透露:“同一政策在不同街道执行尺度不一,我们不得不专门成立‘跑部门’团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指出,下一步需强化政策落地督查,将营商环境纳入地方政绩考核硬指标。
四、国际竞争倒逼改革提速
世界银行2023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排名虽升至第31位,但在“跨境贸易”“纳税便利度”等细分指标仍落后于新加坡、韩国等亚洲经济体。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明强调:“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营商环境已成核心竞争力。建议两会讨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再缩减、出口退税即时化等举措。”
五、代表委员的建言方向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日,已有超百位代表委员提交相关提案:
- 民建中央建议推广“企业安静期”制度,限制非必要执法检查;
- 腾讯CEO马化腾提案聚焦数字经济公平竞争,呼吁防止平台垄断;
- 基层代表张华则关注小微企业社保缴费弹性化,“现在按最高标准缴,很多小店吃不消”。
六、社会反响:期待转化为获得感
微博话题两会营商环境提案阅读量已破3亿,网友“创业老兵”留言:“政策文件年年出,更盼执行不打折。”中国政法大学民调显示,83%受访者认为优化营商环境需“建立企业投诉直达中央的绿色通道”。这种迫切期待也反映在资本市场——A股“政务服务”概念股近期涨幅明显,机构预测若两会释放利好信号,相关板块或再迎热潮。
七、前瞻:制度型开放或成突破口
分析人士预测,今年两会可能推出三项突破性措施:
1. 试点“承诺即入制”,对低风险行业取消事前审批;
2. 立法明确政府违约赔偿细则;
3. 在自贸区推行“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财政部专家透露:“正在研究将营商环境支出纳入财政绩效评价体系,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从56.1%的民意数据到即将开启的两会时间,优化营商环境已从经济议题升级为社会共识。正如李克强总理曾强调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这场改革不仅关乎企业生存,更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两会帷幕拉开后,市场期待看到更多“能感知、有温度、见效果”的实招硬招。(全文约1580字)
---
段落亮点
- 用具体案例(浙江企业主、广东餐饮商)增强真实感
- 世界银行数据提供国际视角
- 网友留言和微博话题体现社会热度
- 前瞻部分的三项预测提升信息增量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