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7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商业] | 热度[ 0]
买到“库存机”能退换吗?律师详解消费者权益---买到“库存机”,消费者能要求更换吗?(律师信箱)不少消费者反映在电商平台或线下门店购买手机、家电时,意外发现拿到的是“库存机”——生产日期较早、长期未售出的产品。这些商品虽然功能正常,但电池老化、配件过期等问题频发,引发维权纠纷。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能否要求退换?法律如何保障权益?事件背景:库存机“隐身”销售引争议王女士在某电商平台以优惠价购入一台新款
买到“库存机”能退换吗?律师详解消费者权益
---
买到“库存机”,消费者能要求更换吗?(律师信箱)
不少消费者反映在电商平台或线下门店购买手机、家电时,意外发现拿到的是“库存机”——生产日期较早、长期未售出的产品。这些商品虽然功能正常,但电池老化、配件过期等问题频发,引发维权纠纷。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能否要求退换?法律如何保障权益?
事件背景:库存机“隐身”销售引争议
王女士在某电商平台以优惠价购入一台新款手机,拆封后却发现生产日期是两年前,电池续航明显不足。商家坚称“未拆封即新品”,拒绝退换。类似案例近年频发,尤其集中在数码、家电领域。部分商家为清理库存,将积压商品以“新品”“促销”名义出售,却未明确标注生产时间,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
律师指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需提供商品的真实信息,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若故意隐瞒“库存机”身份,可能构成欺诈,消费者有权要求“退一赔三”。
对于商家而言,库存积压是常见难题。这些库存机最终流向何处?回收价格如何?
目前,国内库存回收渠道主要分三类:
1. 专业回收平台:如“爱回收”“转转”等,针对数码产品提供估价服务。以手机为例,未拆封的库存机回收价约为原价的50%-70%,但若已过保修期或电池损耗严重,价格可能低至30%。
2. 二手批发市场:深圳华强北、广州番禺等地聚集了大量库存回收商,价格波动大,需警惕翻新后二次销售的风险。
3. 企业间协议回收:部分厂商会通过内部渠道将库存机低价转售给员工或合作方,这类交易通常不公开。
值得注意的是,回收价格受品牌、型号、市场热度影响极大。某品牌旗舰机发布一年后,库存回收价可能腰斩;而小众机型甚至无人问津。律师提醒,商家若选择回收途径,需保留交易凭证,避免卷入翻新售假纠纷。
---
法律焦点:库存机≠瑕疵品,关键看告知义务
消费者维权时,常遇到商家辩称“库存机也是新品,无质量问题”。但律师强调,法律保护的是知情权:
- 若商家未主动告知库存机身份,消费者可主张“重大误解”,要求解除合同(民法典第147条)。
- 若库存机存在性能问题(如电池容量衰减超20%),可直接按产品质量法退换。
2022年上海某案例中,法院判决商家因未标注手机生产日期,赔偿消费者3倍货款。这一判例为类似纠纷提供了参考。
消费者应对指南
1. 验货时查生产日期:电子产品可在设置中查看,家电外包装有标签。
2. 保留证据:拍摄开箱视频,保存商家宣传页面(避免“新品”描述被修改)。
3. 优先协商:通过平台或消协介入,比诉讼更高效。
---
库存机本身并非“问题商品”,但隐瞒销售损害了市场诚信。消费者需提高警惕,而商家更应主动透明。随着监管加强,未来或需强制标注“库存期限”,进一步平衡买卖双方权益。
(律师信箱由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伟解答,案例细节已脱敏处理。)
互动话题:你买过库存机吗?如何处理的?评论区聊聊吧!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