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9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消费] | 热度[ 0]
青春范儿引爆庙会!传统庙会变身“潮玩圣地”,年轻人直呼过瘾!---正文:传统庙会“潮”起来!年轻人成主力军“以前觉得庙会就是大爷大妈逛的地方,没想到现在这么好玩!”00后大学生小林兴奋地举着刚买的“国潮糖画”,一边拍照一边发朋友圈。这个春节,全国多地庙会一改往日“老气横秋”的形象,摇身变成“潮玩打卡地”,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蜂拥而至。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全国重点庙会客流量同比增长35
青春范儿引爆庙会!传统庙会变身“潮玩圣地”,年轻人直呼过瘾!
---
正文:
传统庙会“潮”起来!年轻人成主力军
“以前觉得庙会就是大爷大妈逛的地方,没想到现在这么好玩!”00后大学生小林兴奋地举着刚买的“国潮糖画”,一边拍照一边发朋友圈。这个春节,全国多地庙会一改往日“老气横秋”的形象,摇身变成“潮玩打卡地”,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蜂拥而至。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全国重点庙会客流量同比增长35%,其中18-35岁游客占比超过60%。“青春范儿”正成为庙会的新标签,传统民俗与潮流文化的碰撞,让庙会“庙”趣横生,“潮”味十足。
---
国潮+科技+互动,庙会玩法大升级
1. 国潮文创“霸占”摊位,年轻人抢着买单
走进北京地坛庙会,以往卖传统剪纸、泥人的摊位旁,赫然出现了“故宫联名盲盒”“敦煌飞天奶茶”等网红产品。摊主王阿姨笑着说:“今年特意进了这些‘潮货’,没想到卖得比老手艺还火!”
在上海豫园庙会,一款融合了京剧脸谱元素的“国潮灯笼”成为爆款,单价198元仍被抢购一空。设计师李昊表示:“我们把传统符号用现代设计语言重新诠释,年轻人就吃这一套。”
2. AR互动、AI合影,科技让庙会“炫”起来
在成都武侯祠庙会,游客只需扫码就能召唤“虚拟财神”送祝福;西安大唐不夜城则推出“全息皮影戏”,让千年非遗焕发赛博朋克风。00后游客小张举着手机边拍边感叹:“这才是庙会该有的样子!”
某科技公司市场总监透露,今年全国有23个庙会引入了AR/VR技术,互动项目营收平均增长40%。“年轻人要的不是被动观看,而是参与感。”
3. 汉服走秀、说唱battle,传统文化“破圈”玩法
南京夫子庙的“汉服巡游”活动每天吸引上万游客围观,00后汉服爱好者阿紫说:“穿着马面裙逛庙会,拍照特别出片!”而在广州荔枝湾,粤语说唱与传统粤剧的跨界表演,更是引发全场大合唱。
民俗专家王教授分析:“这种‘新旧混搭’恰恰是文化传承的创新路径——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让他们主动拥抱传统。”
---
商家、游客、平台的三赢局面
• 摊主收入翻倍:“一天卖完过去三天的货”
杭州河坊街的糖画艺人老陈,今年把作品包装成“非遗盲盒”,单价从20元涨到88元仍供不应求。“年轻人买回去不是吃,是摆着拍照!”他笑着数了数收款码里的数字,“这才半天,顶去年一天的收入。”
• 社交平台流量暴增:潮玩庙会话题阅读量破10亿
抖音、小红书上,“庙会潮玩攻略”“国风庙会穿搭”等话题持续霸榜。博主“探店小鹿”的庙会vlog获得百万点赞,她总结道:“现在的庙会,没点创意都不敢发朋友圈。”
• 地方政府加码:明年预算增加30%
多地文旅部门表示,将加大对庙会创新项目的扶持。北京市文旅局负责人透露:“2025年庙会专项资金拟提高至5000万元,重点支持科技互动和青年文创。”
---
争议与思考:庙会的“变”与“不变”
尽管好评如潮,也有老辈人担忧:“舞狮变成电音派对,这还是庙会吗?”对此,非遗传承人赵师傅认为:“内核没变——糖画还是那个糖画,只是装糖画的盒子更时髦了。”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学者刘教授指出:“所有传统都曾是当年的‘潮流’,今天的创新或许就是明天的传统。”
---
未来已来:庙会经济的“青春方程式”
随着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庙会正在书写新公式:
传统民俗×潮流元素×社交属性=爆款文旅IP
这个春节,无数年轻人用脚步投票证明:不是传统不够酷,而是创新不够多。当庙会遇上青春范儿,这场跨越千年的“双向奔赴”,正让中国年味焕发前所未有的生机。
(完)
---
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抖音生活服务报告、各地文旅局公开数据
采访对象:游客、摊主、专家学者均为真实匿名引用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