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4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城市] | 热度[ 0]
---一、跨界合作引爆市场:光伏巨头联手白酒龙头10月15日,一则重磅消息在新能源和传统行业掀起巨浪——光伏龙头隆基绿能(601012.SH)宣布与白酒巨头五粮液(000858.SZ)、电子科技企业英发集团共同成立光伏新公司,重点建设高效电池生产基地。这一跨界组合迅速引发市场热议:“白酒+光伏”的搭配是资源互补还是资本游戏?电池基地的落地又将如何改变行业格局?据工商注册信息显示,新公司暂定名为“四
---
一、跨界合作引爆市场:光伏巨头联手白酒龙头
10月15日,一则重磅消息在新能源和传统行业掀起巨浪——光伏龙头隆基绿能(601012.SH)宣布与白酒巨头五粮液(000858.SZ)、电子科技企业英发集团共同成立光伏新公司,重点建设高效电池生产基地。这一跨界组合迅速引发市场热议:“白酒+光伏”的搭配是资源互补还是资本游戏?电池基地的落地又将如何改变行业格局?
据工商注册信息显示,新公司暂定名为“四川隆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隆基绿能持股51%,五粮液和英发分别持股30%和19%。公司经营范围覆盖光伏电池、组件研发及生产,目标直指N型TOPCon和BC电池技术领域。
“这是隆基‘光伏+’战略的关键一步。”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采访中回应称,五粮液的资金实力与英发的精密制造经验将加速技术产业化。而五粮液集团董事长曾从钦则直言:“白酒主业稳健,但新能源是未来三十年必须抓住的赛道。”
---
二、合作细节曝光:百亿投资剑指技术突破
记者从内部人士处获悉,该电池生产基地拟选址四川宜宾(五粮液大本营),总投资额超120亿元,分三期建设。首期规划产能15GW,主打适用于分布式屋顶的BC电池,预计2024年底投产。
值得注意的是,隆基此前已多次强调BC电池(背接触电池)将是“未来主流技术”。此次合作中,英发集团将提供半导体级硅片切割工艺,而五粮液则通过其产业园资源解决能耗指标问题。“四川水电资源丰富,电价成本比东部低20%以上。”行业分析师王强指出。
跨界并非没有风险。2022年,另一白酒巨头茅台曾斥资百亿进军光伏,最终因技术团队流失而项目搁浅。对此,隆基技术副总裁李振国表示:“我们派驻了200人核心团队,技术自主权牢牢掌握在隆基手中。”
---
三、行业震荡:传统巨头为何扎堆光伏?
五粮液并非首个跨界光伏的白酒企业。近年,洋河股份入股光伏支架企业、泸州老窖投资储能项目,传统行业“追光”已成风潮。
“白酒企业现金流充沛,但增长天花板明显。”中信证券新能源分析师林暐分析称,“光伏行业年均增速超30%,且与地方政府‘双碳’目标高度契合。”数据显示,2023年已有逾20家非能源上市公司跨界光伏,但像隆基这样与技术方深度绑定的案例尚属首例。
市场反应两极分化。消息公布当日,隆基股价上涨4.2%,五粮液微跌1.5%。有散户调侃:“以后喝的五粮液可能是光伏板发的电酿的。”而竞争对手通威股份则紧急召开会议,被曝出“加速BC电池研发”的内部文件。
---
四、争议与挑战:是风口还是泡沫?
尽管前景广阔,质疑声同样强烈。
1. 技术路线风险:BC电池虽效率高(理论超26%),但成本较PERC高出15%。行业人士担忧:“隆基能否复制单晶硅的降本奇迹?”
2. 跨界管理难题:白酒与光伏管理模式差异极大,五粮液此前无重资产运营经验。
3. 产能过剩隐忧:据PV InfoLink统计,2023年全球光伏电池规划产能已超800GW,远超需求。
对此,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王斯成认为:“优质产能永远稀缺。隆基的BC技术若实现度电成本0.15元/度,将重塑行业标准。”
---
五、未来展望:一场关乎能源革命的豪赌
若项目顺利推进,隆基的电池产能将在2025年突破100GW,全球市占率有望从18%提升至25%。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种“技术龙头+传统资本”的模式或成为行业新范式。
“不要小看五粮液的决心。”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他们甚至计划用酒糟发酵产生的沼气为工厂供电。”这场看似违和的联姻,或许正暗藏中国产业升级的密码。
(注:文中数据截至2023年10月,后续进展将持续追踪。)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