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3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电商] | 热度[ 0]
雪域高原绽芳华!浙建铁军千里援藏,种下民族团结之花---正文:在海拔4500米的西藏那曲,寒风凛冽,氧气稀薄,但有一群人却在这里挥洒汗水,播种希望。他们是来自浙江的援藏建设者,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浙建铁军”。这支队伍在雪域高原上完成了一项特殊任务——不仅建起了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更在藏族同胞心中“种”下了团结与友谊的种子。千里援藏,铁军出征浙江与西藏,相隔千山万水,却因对口支援政策紧密相连。自201
雪域高原绽芳华!浙建铁军千里援藏,种下民族团结之花
---
正文:
在海拔4500米的西藏那曲,寒风凛冽,氧气稀薄,但有一群人却在这里挥洒汗水,播种希望。他们是来自浙江的援藏建设者,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浙建铁军”。这支队伍在雪域高原上完成了一项特殊任务——不仅建起了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更在藏族同胞心中“种”下了团结与友谊的种子。
千里援藏,铁军出征
浙江与西藏,相隔千山万水,却因对口支援政策紧密相连。自2016年起,浙江省先后派出多批援藏干部和技术团队,奔赴那曲、拉萨等地,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和产业帮扶。浙建集团的工程师和工人们更是常年驻扎高原,克服高寒缺氧、交通不便等困难,用“浙江速度”和“浙江质量”赢得了藏族同胞的赞誉。
“刚来时,很多人高原反应严重,头疼、失眠是常态,但没人退缩。”浙建集团援藏项目负责人王强回忆道。他们住板房、吃干粮,在极端环境下坚持施工,短短两年内,就帮助那曲建起了新的学校、医院和牧民定居点。
“种”下团结花,情暖雪域
除了硬件建设,浙建铁军还格外注重与当地群众的互动。在一次牧民搬迁项目中,他们发现许多藏族孩子从未见过鲜花,于是自发组织了一场“高原种花”活动。队员们从浙江带来耐寒花种,手把手教孩子们播种、浇水。那片花圃已成为村里的“团结花园”,藏汉两族的孩子常在这里玩耍,其乐融融。
“以前觉得浙江人只是来干工程的,没想到他们这么暖心。”藏族村民次仁多吉笑着说。他的儿子扎西现在每天放学后都会去花园看看,还学会了用汉语和援藏叔叔们交流。
社会反响:一朵花,一座桥
这一暖心举动迅速引发关注。西藏当地媒体称赞这是“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网友们也纷纷留言:“这才是真正的援藏,既建设了家园,也温暖了人心。”“希望这样的故事越来越多!”
浙江省对口支援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经济援助与文化交流并重,让浙藏情谊像高原上的格桑花一样,越开越艳。
未来可期:从“输血”到“造血”
眼下,浙建集团正筹划在西藏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当地青年掌握建筑施工技术,实现就业。“援藏不仅是帮一时,更要谋长远。”王强说。随着一批批项目落地,雪域高原正焕发新生机,而民族团结之花,也将在这片土地上永远绽放。
---
在雪域高原上,浙建铁军用汗水浇筑工程,用真心传递温暖。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帮扶,不仅是物质的给予,更是心灵的共鸣。这朵“团结花”,必将绽放在更多人的心中。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