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3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消费] | 热度[ 0]
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部分车企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频频在宣传中夸大其词,甚至不惜采用虚假宣传的手段。从续航里程的虚标,到自动驾驶功能的过度渲染,再到安全性能的误导性描述,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随着监管部门的介入,这一乱象终于迎来了整改和规范的曙光。车企宣传乱象频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续航里程一直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不少车企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
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部分车企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频频在宣传中夸大其词,甚至不惜采用虚假宣传的手段。从续航里程的虚标,到自动驾驶功能的过度渲染,再到安全性能的误导性描述,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随着监管部门的介入,这一乱象终于迎来了整改和规范的曙光。
车企宣传乱象频发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续航里程一直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不少车企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往往在宣传中标榜“超长续航”、“实际续航可达XX公里”等。许多消费者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车辆的续航里程远达不到宣传中的数值。某知名电动车品牌曾宣传其车型的续航里程为600公里,但多位车主反馈,在冬季低温环境下,实际续航仅能达到300公里左右,差距巨大。
除了续航里程,自动驾驶技术也是车企宣传的重灾区。一些车企将L2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包装成“完全自动驾驶”,误导消费者认为车辆可以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主行驶。这种夸大其词的宣传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安全隐患,还在多起事故中引发了法律责任纠纷。2022年某车企因宣传其自动驾驶功能时用语模糊,导致一名车主在高速公路上过度依赖该系统,最终发生严重事故。
安全性能方面的虚假宣传也屡见不鲜。部分车企在广告中声称其车辆通过了“最严苛的安全测试”,但实际上这些测试往往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与实际道路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更有甚者,一些车企通过选择性公布测试数据来掩盖车辆在某些方面的安全缺陷。这种不负责任的宣传行为,不仅是对消费者的欺骗,更是对公共安全的漠视。
监管出手,乱象迎来整治
面对车企宣传中的种种乱象,监管部门终于出手了。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规范汽车宣传行为的通知,明确要求车企在宣传中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夸大或虚假宣传车辆性能。通知中特别强调,车企在宣传续航里程、自动驾驶功能、安全性能等关键指标时,必须提供科学、客观的数据支持,并且要在显著位置标注测试条件和实际使用中可能存在的差异。
这一新规的出台,得到了业内的广泛支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负责人表示:“规范宣传行为不仅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必要措施,也是推动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步。车企应当以诚信为本,通过提升产品实力来赢得市场,而不是依靠夸大其词的宣传。”
监管部门还加强了对违法违规宣传行为的处罚力度。根据新规,一旦发现车企存在虚假宣传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处以高额罚款,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会暂停其产品上市销售资格。这一严厉的举措无疑给那些习惯于“打擦边球”的车企敲响了警钟。
消费者反应积极
对于监管部门的这一举措,消费者普遍表示欢迎。许多车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在购车过程中曾深受虚假宣传之害。一位来自北京的车主王先生说:“我去年购买了一辆宣称续航能达到500公里的电动车,但实际使用中最多只能跑350公里。如果当时宣传能更真实一些,我可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他认为,新规的出台将有助于消费者更全面地了解车辆性能,减少购车决策中的信息不对称。
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也对此表示赞赏。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位负责人指出:“车企的虚假宣传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还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监管部门此次的整治行动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车企如何应对?
面对新规,车企们正在积极调整宣传策略。一些大型车企已经开始对现有宣传材料进行自查和修改,确保其符合监管要求。某国产电动车品牌已明确表示,将在未来的宣传中标注续航里程的测试条件,并提醒消费者实际使用中可能存在的差异。
也有一些车企对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