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读懂中国制造攀登之路

2025-04-25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汽车] | 热度[ 0]


跨越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中国制造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完整的产业链和规模效应。在全球制造业版图上,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种全产业链优势让中国制造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完整闭环。但更关键的是,中国制造正在从规模优势转向质量优势。以高铁为例,中国不仅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更在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跨越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中国制造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完整的产业链和规模效应。在全球制造业版图上,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种全产业链优势让"中国制造"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完整闭环。

但更关键的是,中国制造正在从规模优势转向质量优势。以高铁为例,中国不仅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更在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从最初的"引进消化吸收"到现在的"自主创新",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金名片。这是一个典型的跨越式发展案例。

经济日报:读懂中国制造攀登之路-1

一粒飞翔的扣子(朱成玉),偷懒与经典(铁凝),被遗忘的稻草,一只空瓶子的...

这些看似不相关的意象,恰恰反映了中国制造的多元面貌。"一粒飞翔的扣子"象征着中国制造在细节上的精益求精;"偷懒与经典"则体现了创新与传统的关系;"被遗忘的稻草"提醒我们不要忽视基础制造业;"一只空瓶子"则暗示着中国制造正在从低端加工向高端创造转型。

以"一粒飞翔的扣子"为例,浙江一家纽扣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将传统纽扣做成了艺术品,产品远销欧美高端市场。这告诉我们,即便是最传统的制造业,也能通过创新焕发新生。而"偷懒与经典"则体现在很多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既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精髓,又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

江苏省提出的"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精神,正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在苏州工业园区,我们看到传统制造业通过智能化改造焕发新生;在南京,一批高科技企业正在全球市场上崭露头角。

经济日报:读懂中国制造攀登之路-2

数据显示,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已达46.5%,这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从"江苏制造"到"江苏创造"的转变,为中国制造业整体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这是一个值得全国借鉴的发展模式。

中国制造的攀登之路还在继续。从跟跑到并跑,再到某些领域的领跑,这条路上有挑战,更有机遇。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说:"我们不仅要做好产品,更要做强品牌;不仅要占领市场,更要引领标准。"这或许就是中国制造未来的方向。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