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7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商业] | 热度[ 0]
美的被曝强制18:20下班引争议,公司回应:系“弹性工作制”---一则关于“美的集团强制员工18:20下班”的消息冲上热搜,引发广泛讨论。有网友爆料称,美的内部要求员工必须在18:20前离开工位,否则会被系统记录并影响绩效。这一规定迅速引发争议,有人质疑这是变相“裁员”或“压榨员工”,也有人认为可能是公司为提高效率而采取的管理措施。事件经过:员工爆料与公司回应据爆料员工透露,美的集团通过内部系统推
美的被曝强制18:20下班引争议,公司回应:系“弹性工作制”
---
一则关于“美的集团强制员工18:20下班”的消息冲上热搜,引发广泛讨论。有网友爆料称,美的内部要求员工必须在18:20前离开工位,否则会被系统记录并影响绩效。这一规定迅速引发争议,有人质疑这是变相“裁员”或“压榨员工”,也有人认为可能是公司为提高效率而采取的管理措施。
事件经过:员工爆料与公司回应
据爆料员工透露,美的集团通过内部系统推送通知,要求员工在18:20前必须打卡下班,如果超时未离开,系统会自动记录并上报。这一规定让不少员工感到困惑,尤其是研发、项目等需要加班的岗位,担心无法完成工作。有员工表示:“明明工作量没减少,却要求准点下班,这不是变相逼人‘自愿加班’吗?”
面对舆论发酵,美的集团迅速做出回应,称此举并非“强制下班”,而是推行“弹性工作制”,鼓励员工提高效率、减少无效加班。公司强调,政策初衷是倡导健康的工作节奏,避免“内卷”文化。网友对此解释并不完全买账,有人认为“弹性工作制”应该双向灵活,而非单方面限制下班时间。
社会反响:打工人集体吐槽
这一事件迅速引发打工人的共鸣,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2亿。许多网友分享了自己的加班经历,吐槽“下班时间形同虚设”“领导不走谁敢走”等现象。有人调侃:“如果真能18:20下班,我第一个跳槽去美的!”但也有声音认为,美的的做法或许是打破“加班常态化”的一种尝试,只是执行方式有待优化。
劳动法专家指出,企业规定下班时间本身不违法,但若与绩效考核挂钩,可能涉及变相施压。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美的存在强制裁员行为,但该事件再次将“职场加班文化”推向风口浪尖。
近年来,教材插图审美”的讨论频频登上热搜。从“人物形象呆板”到“画风诡异”,不少家长担心这些插图会影响孩子的审美发展。毕竟,教科书是孩子接触最频繁的视觉材料之一,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他们对美的认知。
心理学家指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图像的敏感度极高,简洁、生动、符合年龄特点的插图能激发学习兴趣,而粗糙或怪异的画风则可能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某版小学数学教材因人物“眼距过宽、表情僵硬”被吐槽“像恐怖片”,甚至有学生表示“不敢直视课本”。
审美教育并非小事。好的插图不仅能辅助知识理解,还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艺术感知力。相反,低质量的插图可能让孩子形成“美就是这样的”刻板印象,限制他们的创造力。
审美是主观的,但教材作为公共产品,理应兼顾大众审美标准。目前,教育部已对部分教材插图进行修订,并强调将加强审核。不过,也有专家呼吁,审美教育不能仅依赖课本,家庭和社会也应提供更多元的艺术熏陶,比如带孩子参观展览、接触自然等。
---
后续展望:职场文化与教育反思
“美的下班事件”和“教材插图争议”看似不相关,实则反映了社会对“规则合理性”的普遍关注。无论是职场管理还是教育设计,都需要在效率与人性化之间找到平衡。
对于企业来说,如何真正落实“弹性工作制”而非流于形式,是管理智慧的体现;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教材插图的优化只是第一步,如何通过细节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同样值得深思。
这两起事件后续会如何发展?我们将持续关注。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