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防范以国补商品骗补套补

2025-08-12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资讯] | 热度[ 0]


“6·18”严打骗补套补!消费者如何避免“以国补”陷阱?---“6·18”购物节警惕“以国补”骗局,多地监管部门出手整治今年的“6·18”购物节如火如荼,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国补”(国家补贴)商品,吸引消费者下单。部分商家却利用政策漏洞,通过虚假标注、伪造资质等方式“骗补套补”,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展开专项检查,严打此类违法行为。“以国补”骗补套补的常见手法1. 虚假标注补贴商

“6·18”严打骗补套补!消费者如何避免“以国补”陷阱?

---

“6·18”购物节警惕“以国补”骗局,多地监管部门出手整治

“6·18”防范以国补商品骗补套补-1

今年的“6·18”购物节如火如荼,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国补”(国家补贴)商品,吸引消费者下单。部分商家却利用政策漏洞,通过虚假标注、伪造资质等方式“骗补套补”,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展开专项检查,严打此类违法行为。

“以国补”骗补套补的常见手法

1. 虚假标注补贴商品:部分商家将普通商品标注为“国补”商品,诱导消费者购买,实际并未享受补贴。

“6·18”防范以国补商品骗补套补-2

2. 伪造资质骗取补贴:个别企业通过伪造政府补贴资质文件,骗取国家补贴资金,再以低价吸引消费者。

3. 虚假促销抬高价格:先涨价再“补贴”,让消费者误以为捡到便宜,实则并未真正优惠。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预警,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国补”商品时,务必核实商家资质,并保留交易凭证,以防被骗。

“6·18”防范以国补商品骗补套补-3

存证后如何维权?维权时怎么出示我的存证证据?

如果你在“6·18”期间购买“国补”商品后发现被骗,该如何维权?关键在于存证和举证。以下是具体操作指南:

1. 存证:确保证据完整有效

- 订单截图:保存商品页面、支付记录、订单详情,尤其是标注“国补”的宣传。

- 聊天记录:如商家承诺“享受国家补贴”,务必保存客服对话截图。

- 发票或收据:要求商家开具正规发票,注明商品是否为“国补”产品。

- 物流信息:保留快递单号、物流记录,证明商品确实由该商家发货。

2. 维权途径

- 平台投诉:优先通过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的“投诉举报”功能提交证据,要求退款或赔偿。

- 12315举报:拨打12315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www.12315.cn)提交投诉,附上存证材料。

- 市场监管部门举报:若涉及骗补套补,可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提供商家违规证据。

3. 如何有效出示证据?

- 整理成PDF文件:将截图、订单号、聊天记录等整合成一份文档,方便提交给平台或监管部门。

- 公证存证:若涉及金额较大,可考虑通过区块链存证或公证处固定证据,增强法律效力。

证据越完整,维权成功率越高!如果商家拒不处理,还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法院提起诉讼。

---

社会反响:消费者呼吁加强监管,平台需担责

此次“6·18”期间曝光的“以国补”骗补问题,引发广泛讨论。不少网友表示:“本以为捡到便宜,结果发现根本没补贴,商家套路太深!”

消费者权益保护专家指出,电商平台应加强审核,对“国补”商品设置更严格的准入机制,避免不良商家钻空子。监管部门需加大处罚力度,对骗补行为“零容忍”。

---

未来展望:政策或收紧,消费者需更谨慎

随着国家补贴政策的完善,国补”商品的审核可能会更加严格。消费者在购物时,应选择正规渠道,仔细核对补贴信息,避免落入“低价陷阱”。

此次事件也提醒我们,“便宜”未必是真便宜,理性消费才是关键。你有在“6·18”遇到类似问题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经历!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