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1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城市] | 热度[ 0]
市场监管总局将出台新规定市场监管总局此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对直播电商行业的多个关键环节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对主播行为的规范,要求主播必须实名认证,不得进行虚假宣传或数据造假。平台方也被要求建立完善的商品审核机制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这些规定直击行业痛点,特别是对刷单、刷好评等乱象的打击力度很大。根据征求意见稿,平台如果发现主播存在违规行为
市场监管总局此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对直播电商行业的多个关键环节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对主播行为的规范,要求主播必须实名认证,不得进行虚假宣传或数据造假。平台方也被要求建立完善的商品审核机制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这些规定直击行业痛点,特别是对'刷单'、'刷好评'等乱象的打击力度很大。"根据征求意见稿,平台如果发现主播存在违规行为,必须在24小时内采取处置措施。直播回放必须保存至少60天,这将为后续的维权和监管提供重要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还特别强调了未成年人保护,禁止在直播中诱导未成年人打赏或购买不适宜的商品。这些规定获得了不少家长的支持,但也引发了一些主播的担忧,认为可能会影响直播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在国家级监管办法出台的同时,浙江省也率先行动,即将发布全国首个直播带货地方标准。这个标准由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牵头制定,涵盖了直播选品、主播培训、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
"浙江是直播电商的发源地和大本营,我们有责任为行业健康发展探路。"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该标准将对直播间的环境布置、产品展示方式等细节都作出具体要求,比如要求主播必须清晰展示商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
杭州某MCN机构负责人王先生告诉记者:"虽然标准会增加一些运营成本,但从长远看是好事。现在行业太乱了,劣币驱逐良币,规范起来反而能让认真做事的机构脱颖而出。"据悉,该标准预计将在今年三季度正式实施,届时浙江的直播电商企业都需要按照标准进行整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浙江标准还创新性地引入了"冷静期"制度,消费者在直播中购买商品后,可以在7天内无理由退货,这比现行法律规定的3天期限更为宽松,充分体现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可以说是我国直播电商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办法共分为六章四十条,从平台责任、主播行为、商品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个维度构建了完整的监管框架。
中国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个办法最大的亮点是明确了各方的责任边界。平台不能再以'技术中立'为由推卸责任,主播也不能以'个人行为'逃避监管。"办法规定,平台要对入驻商家和主播进行资质审核,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对严重违规者要列入黑名单。
在处罚措施方面,办法也加大了力度。对于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最高可处以违法所得10倍的罚款。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些严厉的处罚措施将有效震慑行业乱象。"以前违规成本太低,现在不一样了,一旦被罚可能就直接出局。"一位资深电商观察人士这样评价。
目前,征求意见稿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8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认真研究各方意见,争取在今年年底前正式出台管理办法。随着监管的不断完善,直播电商行业有望告别野蛮生长,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直播电商从最初的"野蛮生长"到现在的"规范发展",反映了新兴业态成熟化的必然过程。新规的出台不仅保护了消费者权益,也为诚信经营的从业者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如何在规范管理和鼓励创新之间找到平衡,仍是监管部门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相关新闻